收缩
  • 微信二维码
www.hanguoliuxue.com.cn
在韩国,中国留学生一定不能做的兼职!
更新时间:2020/11/11

央视朝闻天下报道,在韩中国留学生屡遭电信诈骗,我们来看看都发生了什么?~


1.免税店代买东西

套路:

在韩国某大学就读的留学生小A,在网上找了一份免税店的代购工作,她说有一天接到一通电话,让她去免税店等着,并承诺会把钱打给她,她只要负责买就行,到时候会有人去取。小A没想那么多,就直接帮对方去买了800多万韩币的东西,然后按照约定把东西给了另外一个人。“(第二天)他说又给我转了钱 ,说拿现金买就行,然后我帮他把钱取出来,说去拿现金买。到了地方他又说不要了,然后我也没多想,说把钱给他就行,我说行吧。他又找人过来,又把钱给拿走了。之后第三天吧,我的(银行)卡就不能用了。”在银行卡被冻结的同时,小A接到警方电话要求配合检查,直到这时,小A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。

诈骗逻辑:以购买化妆品为由,通过留学生的通胀进行转账,把黑钱进行交易得到实物,或者是直接现金取出,诈骗分子利用留学生的通胀将钱“洗白”,而遭殃的只有留学生。


2、高额跑腿费

套路:中国留学生B受雇于电信诈骗团伙,充当取钱的角色被捕。今年4月,犯罪分子向受害者打诈骗电话声称“你的银行账户涉嫌犯罪,把现金取出来放在快递柜里,检方确认后还给你。另一边犯罪分子联系留学生帮忙跑腿,并会给予高额跑腿费。而留学生B只是想当然的以为只是跑个腿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从快递柜取出钱,并拿走其中20万韩元(约1200元人民币)后剩余的给犯罪分子。B通过这样的方式总共给犯罪分子送去了1780万韩元(约10万人民币),最终被韩国警方抓捕。

诈骗逻辑:以高额的跑腿费为诱饵,利用不知情的中国留学生进行赃款的转移。


3、以高汇率为饵的钓鱼诈骗

套路:首尔某大学中国留学生A某在网上看到一换汇帖子,声称能以高出银行汇率大量换汇。加对方微信后,A某通过向其询问学校周边情况、查看朋友圈并试探性兑换1000元人民币等方式,“确认”对方无诈骗嫌疑,后将学费全数打给对方进行兑换,然而对方以各种借口推拖,迅速将A某拉黑并注销相关账号。

诈骗逻辑:

个人换钱并不可靠,很多留学生容易被诈骗团伙“高汇率”及便捷的网络交易方式吸引。

在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留学生信任后,先行打钱,之后又以“转账有延迟”、“换钱人数过多需耗费时间”、“收到黑钱账户被冻结”等多种借口进行推拖,等受害人反应过来时诈骗团伙往往已注销相关账号。

4.假借官方名义行诈骗

套路:诈骗分子以中国驻韩国使馆工作人员名义进行电话诈骗。一名自称中国驻韩国使馆工作人员的诈骗分子向中国公民S某打电话,称S某的信用卡涉及贩卖国际信用卡案件,S某须向中国国内办案部门说明相关情况,并告知所谓办案部门指定电话。另有S某接同样自称中国驻韩国使馆工作人员的诈骗分子电话,称S某护照过期,请其提供护照号码等具体信息。上述案件中,诈骗分子采用技术手段将呼出电话号码伪装成领事馆总机号码,对于不知情的受害者有一定的欺骗性。


诈骗逻辑:在韩国如果收到02开头的电话,观察之后的号码,如果是8位才是正常的韩国座机号码,7位只是网络电话,是诈骗分子伪装成领事馆等具有公信力的身份进行诈骗。


5.高价回收韩国通胀

套路:2010年,留学生W某从韩国某大学毕业,毕业前看到网上有卖存折的帖子,以170万的高价卖出,W某卖掉存折之后回国。2020年,当W某结婚生子,携一家四口去韩国故地重游时,却在出入境被扣下,因涉嫌电信诈骗被韩国警方带入警察厅进行调查。

诈骗逻辑:高额卖掉存折,这个行为本身就是犯罪。诈骗分子为了逃避警方的调查,利用闲置的存折进行诈骗,而一个闲置存折的背后,往往牵涉到多个受害的留学生……


所有的高回报,有特殊诱导的事情,都存在高风险,这不仅仅会损失到自己的本金,还有可能导致法律问题。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们,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贪小便宜,到头来,法网恢恢。。。

大连市高新区黄浦路596号阳光数码大厦11层  0086-411-82645571